WFU

網站頁籤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Balance] 《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德國強盛嗎?那為什麼德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Günter Grass)會寫出《消逝的德國人》(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德國是歐洲的領袖嗎?那為什麼他們會允許無賴的希臘政權繼續留在歐盟裡拖累歐洲經濟體的表現?

我們對德國不如對美國那麼熟悉,但卻是台灣近年許多重大關注議題的表率與借鏡,我們有太多關於自身的疑問急切地想從先進國家的經驗裡得到解答,但是歷史畢竟不可複製,許多現今的景況是多重因素交織累積而成的,我們只好帶著自己的疑問,去向其他國家尋求解答,這本《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就是這樣的產物,一個台灣記者的德國在地觀察。


關於再生能源


2016 年對於德國推展再生能源政策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年,德國電力公司 E.ON SE (路透代碼:EONGn.DE)在前一年度宣布要將集團旗下傳統發電事業體分割出來,未來新的「E.ON」將以再生能源以及電網事業為營運主軸,響應德國政府將在 2022 年全面廢核的政策方向。

E.ON 把既有的傳統火力發電、核能發電業務獨立成為一家名叫 Uniper SE (路透代碼:UN01.F)的子集團,Uniper 在法蘭克福股市掛牌上市,E.ON 集團保留對 Uniper 共 47% 綜合持股,仍然是 Uniper 最大的股東,但比重已刻意低於半數。

林育立在《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書中討論德國再生能源的轉型經驗,E.ON 的分割,是德國戰後規模最大的企業分割案,是下了極大決心的痛苦決定。而新 E.ON 與 Uniper 之間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業務的分野,也被德國人戲稱兩家公司乾脆取名 E.ON 與 E.OFF 好了。

我們在 2017 年這個時點來看看這兩家公司分家前後公眾對他們的評價,E.ON 與 Uniper 分割基準日是 2016 年的 1 月 1 日,2017 年第一季正好是 Uniper 首次以完整一年度的財務報表結算它的經營成績,面對市場的考驗。

我們以為廢核、再生能源這些關鍵字彙是世界潮流,火力發電、核能是骯髒、危險、禍延子孫的同義詞?但投資人似乎不這麼認為,在整個 2016 年裡,經營再生能源為主的母公司 E.ON 股價並沒有因為分割了 Uniper 有什麼樣的起色,股價不但沒有上漲,反倒在盤整後轉趨走跌。


而延續「舊時代」的發電生意的 Uniper,股價卻在 9 月掛牌後義無反顧地一路上攻,這真是令人尷尬的局面,彷彿是投資人對 E.ON 及其所代表的再生能源事業投下了不信任票。


無獨有偶的,英國著名的媒體《The Economist》甚至在今年 2 月份的期刊裡,以「Clean Energy’s Dirty Secret」為封面主題,大大地打臉了那些號稱清潔能源的支持者,許多投資人根本是為了領取政府的補貼才投入,政府補貼一停,業者便立刻停止了清潔能源的投入。

經濟學人認為,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發電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風不是 24 小時都在吹、太陽更不可能 24 小時都在照耀,因此在發電離峰與高峰中間供應穩定電力供應的工作,還是只能交給傳統的火力與核能發電,這也使得這些傳統的「骯髒」發電廠(相較於所謂的「潔淨」能源)必須持續延役,或至少要等到我們發展出解決高低風發電差距的技術再說。

其次,這些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雖然因為技術提升而不斷降低,但發電的可售電價也降低,讓投資人覺得無利可圖,隨著低成本的風能與太陽能的大規模發展與投入供電市場,使得整個市場的電價被拉低,從事發電的廠商整體收益不增反減。政府過度的補貼,使得供電過剩,低廉而無利可圖的電價,阻礙了後續的民間投資。

經濟學人的論點相當犀利,對像我這樣對再生能源一知半解的人有一種熱熱辣辣的打臉效果。

當然,我們無法用一年的現象去對任何政策成果下定論,就像當年陳定南阻擋台塑在宜蘭設廠,如今的人對陳定南的評價如何?但也千萬別以為所有人都感激陳定南當年的決策,公共政策或許就是這樣的,只能滿足一撥人,運氣好的時候這撥人佔比較多數,多數的情境下,要很多年以後人家才會想到,啊!當年那個誰誰誰真的做對了某些事。

而在這個過程中,短期內都沒有人知道主政者做得正確與否,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反證不斷湧現,例如持續下滑的股價、例如隔海叫板的高級「酸民」(經濟學人有時候是挺酸的),德國政府在面對這些壓力的時候是否來個政策大轉彎?這當然也是台灣可以借鏡德國的一個面向。


關於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是這兩年台灣也經常提倡的概念,書中關於轉型正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處理希特勒的重要著作《我的奮鬥》(Mein Kampf)的方式。

希特勒大概是德國人的沈重歷史包袱,即便德國人自己對這段歷史審視再三,但好萊塢卻總是不放過「檢討」德國人的機會,每隔幾年總是要拍個幾部二戰主題的電影,好讓世人都「記得」這段加害者的歷史。(即便 Star Wars 也是其一)

書中提到,德國人為了淡化、忘卻這段令整個國族都羞赧的歷史,在戰後不但禁止出版《我的奮鬥》,參與過這段歷史的人們也否認曾經讀過這本書,這是一種逃避。

於是慕尼黑當代史研究所(Institut für Zeitgeschichte)決定以他們的方式「再版」這本書,首先是將書名改為《希特勒,我的奮鬥。一個評註的版本》(Hitler, Mein Kampf. Eine kritische Edition),書皮改用素面的灰色硬皮精裝,像是圖書館裡四庫全書區裡的分冊。書本內容是希特勒的原文與學者們的註解並列,註解圍繞著原文,要爭奪詮釋這個文本的領地。

他們是這麼說的:「我們就是不要讓希特勒的文字當主角。」這種面對歷史的姿勢是可敬的。

因為禁忌與忽視助長誤解與分裂,而無助於正義,我們無從知道人類尚未發生的歷史會不會再有類似的狂人或獨裁者出現,但是理性面對與開放公評是個增進當代人理解的開始。正如哲學家史賓諾沙(Baruch de Spinoza)的名言:「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理解使人理性,也才能知道,我們所追求的正義,應該怎麼樣去實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