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Bridge] 關於香港行動支付的一點想法





看到八達通的截圖覺得很親切就點進來,我是覺得這篇文章的標題下得太沉重了,我能理解作者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作為出發點,但是主要想說的有兩點:

1. 誠如蔡校長提到的,中國之所以行動支付發展得這麼快,主要就是因為中國太晚開始。這句話有點矛盾,我舉個例子,紐約市或許是全球最早發展地下鐵的城市,可是紐約市的地鐵站有台灣的捷運站漂亮嗎?地鐵車廂有台灣捷運使用的車廂先進嗎?基礎建設就是這樣子,後發者由於可以參考前人的經驗,免去前人摸索跟嘗試錯誤的階段,直接可以用當今最新穎的技術嫁接現有的需求,於是從旁觀者角色看起來,似乎覺得後發而先至。

2. 支付工具的選擇是一種「習慣」,相信還有不少人無論去哪裡,身邊一定要帶著一點現金,甚至明明可以用刷卡消費,還堅持要用現金支付不可的。

台灣過去有沒有推行過小額支付?有的,有個東西叫做 QPay,我曾經在四海遊龍鍋貼店、甚至十年前的 7-Eleven 裡看到過,是一種類似現在超商裡用的悠遊卡、iCash 卡感應支付的一種支付工具,這種支付工具很孤寂地消失在時代的洪流之中,記得的人也不多,當時大家可能覺得買 10 顆水餃 50 元還要帶信用卡感應過卡很麻煩,掏錢結帳省事多了。

對於常常需要使用人民幣的外國人來說(到中國做生意、在中國工作),最麻煩的就是攜帶人民幣,人民幣使用的人口多(16 億人口哪),紙鈔容易爛使用時不夠體面,而且最大的困難點就是—最大面額只有 100 元,平常攜帶還得另外準備一個大號一點的皮夾,不然三不五時就得到 ATM 提款。

提款也是要成本的呀(經濟學上稱的 shoe leather cost),而早期可能只有信用卡,然而信用卡又很容易被盜用、盜刷(我就是個親身體會到的受害者之一,可見我先前的文章),自然傾向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說到香港的八達通,八達通最早是從 1997 年開始發展,至今也還不到 20 年,剛開始的時候只能用於搭乘公車與地鐵,就像台灣的悠遊卡,但是香港很小,解決了香港的問題就全解決了,台灣悠遊卡只能解決台北市,高雄一卡通在台北悠遊卡問世後將近 15 年才出現,因為台灣幅員比香港大。

香港八達通是由香港地鐵、九龍鐵路跟幾個主要的公車業者如九龍巴士、新巴、城巴等公司分別出資成立,一直也是熬了很久才逐漸讓小型商戶接受願意裝刷卡機(裝刷卡機可是要成本的呀,別忘了),我們可以看看台灣的經驗,當連D說要在寧夏夜市裝悠遊卡讀卡機的時候大家的反應如何?所以不要笑什麼政府什麼思維停留在20年前,酸民可能也沒多先進(岔題了)。

以目前在香港的生活經驗來看,用到現金支付的比率相當低,八達通除了幾乎可以搭乘所有的大眾交通工具(地鐵、巴士、渡船)之外,路邊的商家多半可以使用八達通支付,燒臘便當店這種很庶民的餐廳有的也接受,但是受限於儲值金額上限,原則上八達通只能作為小額支付使用,大額還是得靠信用卡。

而八達通可以綁定信用卡自動儲值,充值又可以不用見到鈔票。除了八達通之外,香港還有幾種常用的支付工具,例如 PPS 繳費靈,我的信用卡費、手機帳單都是用 PPS 直接扣帳繳付,還有EPS易辦事,可以拿提款卡直接作為支付工具,方便一些不想或者無法申辦信用卡的人。

在支付工具方面,香港其實已經相當方便了,就是已經相當方便足夠解決一般消費者 80%~90% 的問題時,發展行動支付的誘因就不高了。

所以我說,支付工具的選擇,很大一部分是習慣使然,習慣會衍生所謂的網路效果(network effect)越多人使用這種工具,就推行的越順利,習慣了,就很難改,新工具要讓市場接受,需要時間,八達通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大、這麼好用。